新闻中心
第二十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举行 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
2022年12月29—30日,由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举办,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在京召开。30日下午,大会举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邀请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探索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及方向,旨在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为探索食品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言献策,以标准、监管、社会责任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发表主题演讲。他说,中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无论是要实现新型的现代化还是要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都必须有高标准来作引领。食品产业需要按照新型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完成五大转型。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必须要构建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更高水平的全领域的标准、全产业链的标准、全生命周期的标准。
针对食品产业的高标准体系建设他提出5大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尽快启动修订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法;二是建议食品产业应当成立企业标准化的联盟,多发布一些联盟标准;三是大力提倡推进团体标准化工作;四是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的活动;五是加强标准化条件保障和环境保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学生健康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委员刘晓洁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食育是有关饮食和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教育。在食育里食物是一个载体,是让人和食物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系。对于企业来说,食育不仅是一个教育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国家的大战略相对应。
刘晓洁分别从三个层面梳理了食育的涵义:第一,学习有营养、健康的知识体系。第二,学习掌握甄选食物、烹饪食物、尝试种植食物的相关技能。第三,通过食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企业主题演讲环节,首都食品安全联盟秘书长、北京大国食安集团总经理刘天威介绍了全国乡村振兴优质食材展示展销暨全国校园优质食材严选平台项目推介情况,分享了首都食品安全联盟大国食安集团平台的立意、理念和商业模式。他从5方面重点介绍了建设首都食品安全联盟大国食安集团平台的初心,用“三个特色”解读了“N+1+N”商业模式的设计,用“四个支点”阐释了为何着力打造区域化引擎的意义。
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多方面的转变、全方面的转型升级,也需要科技创新,更需要全社会协同合力共治。据悉,研讨会现场还进行了纪念标志颁发。
食以安为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更是每一个责任企业的担当和初心。此次研讨会,以共同凝聚多方力量,共享多方资源,推动食品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对于食品企业而言,要持续以最严格的要求生产食品,用担当和奉献履行初心使命,为行业贡献价值和力量。只有夯实创新基础、安全基础,才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谱写食品安全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