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些关于水果的谣言,你信了吗?

2023-07-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酸甜多汁、营养丰富的水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因此,总有一些流言蜚语围绕在它们左右。

  今天我们就一起鉴别一些谣言。


1.多种无籽水果用避孕药培育?

谣言

  无籽水果中含有大量激素,因其使用避孕药处理达到无籽效果。此外,“顶花带刺”的黄瓜也用避孕药处理来保持新鲜,经常食用对人体有害。

真相

  在所有水果谣言中,避孕药是跨界幅度最大的添加剂,葡萄、西瓜、黄瓜等常见果蔬悉数中招。但实际上,无籽水果中大部分为天然无籽品种,而另一部分则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使用合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无核化处理。

图片

   无籽水果主要包含西瓜、葡萄、柑橘等品类。其中,无籽西瓜主要通过人工杂交培育,使种子无法正常受精发育,最终形成无籽果实。无籽柑橘则是将自然形成的无核柑橘所在枝条进行嫁接进行繁育产出。

2.柿子不能与螃蟹同吃?

谣言

   柿子与螃蟹同食可引发中毒,严重者可致命。

真相

  最早的“柿蟹相克”之说起源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如今,柿子成为食用禁忌最多的水果,如“柿子不能与螃蟹同食”“柿子不能与白酒同食”“柿子不能与红薯同食”等。事实上,柿子与其他食物相克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支撑,属于典型的急性胃肠炎和食物中毒反应,且以下消化道反应即腹痛腹泻为主症,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痢疾感染的特点,并非食物相克引发。

图片

  柿子中富含大量果胶、鞣酸(单宁),在空腹大量进食后会在胃酸作用和胃肌机械辗转下产生凝块滞留胃中,形成植物性胃石,临床可见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或少量咖啡色血性物,常并发胃溃疡、幽门梗阻,少见腹痛腹泻。而胃内强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基础,高蛋白饮食只是其促发条件之一。

3.杨梅用盐水泡出小白虫会致病?

谣言

   杨梅、樱桃等水果在浸泡盐水后会爬出大量白色小虫子,可致病。

真相

   樱桃和杨梅是最常受病虫害侵袭的农产品。果蝇在果实表面产卵后,幼虫会在果肉内孵化,而上市后用盐水等浸泡便可爬出,这在不少消费者看来成为“水果泡出蛆虫”的证据,引发不少担忧。杨梅进入成熟期后果实变软,会吸引果蝇在表面产卵,采摘后搁置一天左右便会生虫。北方的樱桃、苹果如个别不新鲜、散发出发酵味,也会吸引果蝇,但对人体并无危害。

图片

  目前对于果蝇虫害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主要依靠物理套袋和喷洒农药进行控制,若果蝇已将卵产在果实内,则很难处理。尽管盐水泡出白色幼虫给消费者的感官冲击较大,但实际上果蝇不会携带病菌,其幼虫更是从出生到成长都处在无污染环境中,富含高蛋白、高营养。

4.草莓打膨大剂可致癌?

谣言

   个头大、形状奇怪的草莓都用了膨大剂,会在人体内积累并致癌。

真相

   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但历年上市前后关于“激素草莓”“膨大剂草莓”致癌的说法便在网上盛行,其中对个头较大、外观均匀的空心草莓质疑最多。草莓的个头与很多因素相关,如通过杂交选育、疏花疏果都能得到果实更大的草莓。而某些异常大的草莓确实存在使用膨大剂的可能,但并没有“致癌”那么恐怖。

图片

   事实上,膨大剂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学名为氯吡脲(CPPU),20世纪80年代首先由日本发现,之后引入中国,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其能促使植物细胞加倍分泌细胞分裂素,增加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分裂的次数,同时还能促使生长素的分泌,使细胞长得更大。

5.荔枝泡药水引发手足口病?

谣言

   荔枝几乎都是用药水浸泡的,具有弱腐蚀性,吃完后会引起孩子发烧,还可能引发手足口病。

真相

   作为保质期最短的季节性水果之一,荔枝一直有着“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因此不少商家在采摘后会对其进行一系列保鲜处理。这种方式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在消费者中被演变成“荔枝泡药水可致病”的谣言广泛传播。事实上,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口腔分泌物,吃荔枝并不会引发或传播这种疾病。

图片

   至于“荔枝泡药水”,目前上游荔枝产地及流通环节中,较常采用的是柠檬酸加食盐兑水浸泡的方式,可将荔枝保质期延长至7—15天,以保证其从产地到运输过程中的品质。此外,荔枝外壳也容易附着一些田间微生物、真菌和多酚氧化酶等,在炎热天气会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导致其变色。因此,“柠檬+食盐”混合冰水浸泡的方式能降低荔枝外壳表面的真菌,并让果皮处于微酸环境中,延缓其变色。

6.木瓜可以丰胸?

谣言

   多吃木瓜可以丰胸。

真相

   其实比较科学的说法是,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能刺激女性荷尔蒙分泌,促进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有助于丰胸。但其实,木瓜酵素是一种蛋白酶,而蛋白酶必须得是和蛋白质直接接触才能产生作用。可当我们吃木瓜时,蛋白酶早就被胃蛋白酶分解,根本没法发挥作用,再说维生素A也没有刺激雌激素分泌的作用。所以吃木瓜,真的只是个心理安慰了。

图片

7.为保证营养吸收,应先吃水果再吃饭?

谣言

   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先吃饭再吃水果,水果都被正餐挡在上面了,不能直接被消化,但是水果本身比正餐更容易腐烂变质,等轮到水果消化的时候,营养都流失变质了,剩下的都是糟粕。”

真相

   这个听起来还挺形象的论调是不正确的。吃饭和吃水果有什么冲突的地方?如果有,那就在于,胃容量是有限的,哪个吃多了,另一个就吃不下了。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少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微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与吃正餐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建议在两餐之间进食少量低GI(血糖升成指数)水果,一方面水果中少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主食中易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另一方面,适时适量的餐后水果对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均衡也是至关重要的。

搜索